草炭土成分、特性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
草炭土也叫泥炭土。是古代低温、湿地的植物遗体,被埋在地下,经数千万年的堆积,在气温较低、雨水较少或缺少空气的条件下,植物残体缓慢分解而形成的特殊有机物,多呈棕黄色或浅褐色。 草炭土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分布较多,南方地区只在一些山谷低洼地表土下有零星分布。
草炭成分分析
采样深度:43-60cm 1、含水平均40-50% 2、PH值(酸性)5.6 3、纯灰粉:6.1% 4、有机质平均:71.39%5、腐殖酸平均:36.4% 6、氨含量2.42% 7、磷含量0.81%,钾含量0.05%。
草炭土含有大量水分和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、腐殖质以及一部分矿物质。有机质含量在30%以上(国外认为应超过50%),质地松软易于散碎,比重0.7–1.05,多呈棕色或黑色,具有可燃性和吸气性,腐殖酸40–50%,pH值一般为5.5–6.5,呈微酸性反应,呈层状分布,称为泥炭层。是优良的植物栽培介质和土壤改良产品。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。
草炭土作为一种主要的栽培基质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。对于科研来说,草炭土主要用在温室内种植时拌土,我一般是加入1/2 土量的草炭土。有些试验需要对养分进行认知,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草炭土的特性、分类及营养成分。
根据泥炭形成的地埋条件、植物种类和分解程度,草炭土可分为低位、高位和中位泥炭三大类。
①高位泥炭:为温带高纬度植物埋在地层下经长期堆积炭化而形成。以羊胡子草属、水藓属植物为主,分解程度较低,氮和灰分元素含量少,酸性较强,pH值在4至5之间。容重较小,吸水透气性好,一般可吸持水分为其干重的10倍以上,适合作无土栽培基质,但pH值必须调至5.5至6.0 左右,也可用于配制培养土。
②低位泥炭:分布于低洼积水的沼泽地带,以生长需要无机盐分较多的苔草属、芦苇属植物为主,以及冲积下来的各种植物残枝落叶,经漫长时间的积累形成,分解程度较高,氮和灰分元素含量较多,酸性不强,肥分有效性较高,风干粉碎后可直接作肥料使用。因其容重大,吸水和通气性较差,不宜单独作栽培基质。
③中位泥炭: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性泥炭,性状也介于二者之间,既可用于无土栽培,也可用于配制培养土。
草炭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
1、改良土壤 草炭含有的腐植酸具有较强的吸附力,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,使土壤发暄、地质松轻,使土壤具有较强的吸水性的吸氮力。草炭肥适宜施在粘重或砂性土壤,即适合水川和早田地使用,具有改良土壤作用。
2、育苗床土配制 木本草炭含大量的有机质和腐植酸,供给养分、促进植物生产的作用。用在温棚内果树、蔬菜、水稻等育苗床土配制。育苗时施用草炭比例为50%;移植时施用草炭比例为30%。
3、加工成草炭肥 如颗粒肥料、发酵肥料、生物菌肥料等,草炭中有机质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后,较长时间供给植物其生长所需养分。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如何挑选优质的草炭土
热门排行
推荐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