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炭土定义
泥炭土,可以说是泥炭层厚度在50厘米以上的沼泽土。其分布地区与沼泽土相同,但面积远小于沼泽土。
泥炭土地面常年积水,水深在30厘米上下。上层为50~200厘米或更厚的泥炭层,下为潜育层,有的在这两层之间还有腐殖质过渡层。
泥炭土,又称草炭土,含有大量水分,其含水量的多少,与泥炭的分解度和灰分含量有关,通常分解愈强,灰分含量愈高,水分含量则愈少。
泥炭有很大的持水性能。泥炭藓泥炭持水量最大,可超过1000%,芦苇和苔草泥炭的持水量较小,一般为300~600%。同一类型泥炭持水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分解度。分解度愈弱,持水量愈大。泥炭的透水性很小,若泥炭层很厚,则几乎完全不透水。
泥炭具有吸附气体的能力,特别是吸附氨的能力很强。
泥炭的导热性很小,因此冬季冻结虽浅,但春季融化却非常慢。
泥炭中含有高量有机质,如中国吉林省的泥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5.4%,川西北高原的泥炭为57.5%。氮的含量也相当丰富。东北地区泥炭含氮量平均为1.5~2.0%,最高可达2.5%,但能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氮只占全氮量的3~5%。泥炭中磷的含量高于矿物质土体,约0.29~0.33%;钾的含量却低于矿物质土体,约0.24~0.27%。
中国东北地区的泥炭含钙量较少,平均含量为1.0~1.5%,多呈微酸性反应,pH5.5~6.5。川西北高原的泥炭含钙量较多,在10%左右,呈中性至碱性反应,pH6.5~8.0。两地泥炭的粗灰分含量也有差别,东北地区约为20~40%,川西北高原约为40~50%
本文网址:
上一篇:膨胀蛭石的特点
下一篇:物流涨价泥炭土提前预定
热门排行
推荐信息